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建筑央企,也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自治区的驻区建筑央企,中国二冶集团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卓越的管理水平,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铸就了斐然成就。近两年来,公司在内蒙本土市场的订单额连续突破百亿大关,稳坐“自治区建筑业龙头企业”头把交椅。
近日,中国二冶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徐永锋,就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、绿色转型、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,以及未来发展的全新规划,展开了深度交流。通过分享企业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,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。

中国二冶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徐永锋
聚焦重点项目,服务国家战略
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中国二冶集团成果丰硕。在谈到重点项目时,徐永锋介绍,公司在市政设施、轨道交通、公路交通、医疗康养、新能源等领域承建了一批标志性工程。例如,呼和浩特西南二环快速路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,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两次登上央视节目;西安地铁15号线、成都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展现了公司在城市更新中的实力;甘肃、湖南等地的高速公路项目总里程超过240公里;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更是紧跟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
徐永锋特别提到,中国二冶在自治区内外市场订单连续两年突破百亿,成为自治区建筑业龙头企业。“我们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,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转型。”徐永锋说。
抢抓政策机遇,应对行业挑战
徐永锋表示,中国二冶将积极布局新能源市场,设立新能源事业部和矿山管道事业部,加强与政府、企业的合作,拓展风电、光伏等领域的市场份额。目前,公司在自治区内跟踪项目达90余项,涵盖市政道路、数据中心、储能基地等领域,累计金额超200亿元。
“我们不仅要抢抓机遇,还要应对行业竞争和技术升级的挑战。”徐永锋说,“通过技术革新和战略合作,我们力争在新能源领域打造‘第二增长曲线’。”
践行绿色发展,推动绿色转型
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绿色转型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。徐永锋介绍,中国二冶已采取多项措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包括推广节能设备、使用可循环建材、研发环保材料,以及应用BIM技术提升施工效率。“我们希望通过绿色施工工艺,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,为行业树立标杆。”他说。
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未来
科技创新是中国二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徐永锋分享了多项技术成果,如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的钢箱梁顶推技术、大口径管道穿越黄河技术等,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,还降低了能耗和成本。公司还设立了路桥智能装备与运维院士工作站,进一步巩固了在公路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“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。”徐永锋强调,“未来,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行业技术进步。”
展望未来:深耕本土,辐射全国
谈及未来发展,徐永锋表示,中国二冶将继续深耕内蒙古市场,同时辐射全国,重点布局国家管网系统、风光电一体化基地等项目。“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建筑企业,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。”
通过此次交流,徐永锋展现了中国二冶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、推动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决心与成果。未来,中国二冶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,迎接行业挑战,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